前两篇,碳中和科普:林业碳汇普及三部曲之专业术语汇总篇,我们介绍了一些林业碳汇的常用术语;碳中和科普:林业碳汇普及三部曲之林业碳汇入门篇,我们带大家探索双碳目标下林业碳汇的一些入门知识。今天我们将一些常见的林业碳汇问题做一个总结,为大家做一期科普。
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机制。森林碳汇则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由此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
林业碳汇侧重其社会特性,强调人的参与,与碳汇交易相结合。森林碳汇侧重森林吸收碳的自然特性,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在中国,可进行碳汇交易的机制主要指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交易产品最重要的包含两类,即碳配额和CCER。通过开发林业碳汇CCER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签发的经核证的减排量,就能够直接进行交易。因此,狭义的林业碳汇,也指林业碳汇CCER项目。总而言之,林业碳汇的产品是获得国家发改委签发的林业碳汇CCER项目的核证减排量,可以在碳市场交易所进行自由买卖。
森林碳储量与碳汇量的概念经常被混淆,经常有人把森林碳储量说成碳汇量。实际上,森林碳储量与碳汇量,两者有一定关联,但是两者的概念和内涵并非一致,存在一定的差异。森林碳储量是指截至某一个时点森林碳库中所积累的碳量,而碳汇量是指一年或一定时期内森林碳库碳储量的变化量,即增加量。
林业碳汇项目目前可以从碳汇造林、竹子造林、森林经营和竹林经营等几个维度进行项目开发。整个项目开发可分为7个流程:
②经国家发改委备案的第三方审定机构进行项目审定并出具审定报告,审定内容最重要的包含项目资格条件、项目设计文件、项目描述、方法学选择、项目边界确定、基准线识别、额外性、减排量计算和监测计划等九个方面;
④经国家发改委备案通过后,开展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后项目产生了减排量,通过监测并编制监测报告;
我国林业碳汇的提供者主要是林地产权或经营权的所有者,如森工企业、国有林场、集体林场、造林公司及拥有或经营森林资源的林农等 。
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法人( 林业局不行,社会团体不行,林场可以,非项目业主的项目实施主体也可以 )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广东赛宝认证中心,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六家机构;
对年减排量6万吨以上的项目进行过审定的机构,不得再对同一项目的减排量进行核证。
最高决策机构,指定细则、方法学、 委任DOE、批准项目及减排量备案。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依据是《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和相关的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
不是所有的林地都可以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只有符合方法学要求的林地才可以参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项目开发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方法学进行,并经国家发改委备案,所产生的碳汇才能进入碳市场交易。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备案涉及林业的5个项目方法学为(有国家备案的方法学才可申请项目备案和减排量签发),即林业碳汇CCER:1、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2、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3、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4、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5、可持续草地管理温室气体减排计量与监测方法学
可见,只有具备额外性,符合方法学的造林和森林经营等项目产生的净增碳汇量才能进入碳市场交易。而这里所说的额外性必须根据方法学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论证,提供可核查的有效证据证明,并获得第三方审定机构的核实。
网上已公示的林业碳汇类项目中,占主流的主要是碳汇造林和森林经营。以碳汇造林和森林经营为例,开发林业碳汇CCER项目需要满足的条件:
1、土地合格性:碳汇造林要求2005年2月16日(据说年底出新政时间会改)以来的无林地、或少量的次生林,土壤不能为湿地、有机土;森林经营则要求2005年2月16日之后实施森林经营的人工中、幼龄林,必须为矿质土壤。两种类型均要求项目活动对土壤的扰动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土壤扰动面积比例不超过地表面积的10%、且20年内不重复扰动;项目活动不涉及全面清林和炼山等有控制火烧,不涉及农业活动的转移;
4、土地权属证明:具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土地权属证书或其他证明文件,符合法律的规定;
5、文件资料:造林作业设计文件及其批复(森林经营要求森林经营作业或方案及其批复)、开工证明、验收报告等。
--是不是具备符合本地该树种的生物量/材积模型方程,以及胸径树高生长方程;
--造林树种应避免小乔木树种(如樱花、女贞、木瓜、鸡爪槭、紫薇、丁香、红叶石楠)、灌木类(如玫 瑰、紫荆、油用牡丹、月季、金银木、棣棠、紫穗槐、腊梅、木槿)、园林绿化类(如丁香、雪松、木 瓜、女贞),干鲜果目类(如核桃、板栗、山楂、樱桃、桃、柿、蓝莓、李、苹果、梨),药用类(如 杜仲、山茱萸、枸杞、枳、银杏),蔬菜类(如香椿、花椒)及香料类(如玫瑰、茉莉、桂花、栀子、 含笑)。
碳汇造林项目仅仅指以增加碳汇为最大的目的的造林活动,以获取经济收益为最大的目的的经济林(果树、桉树、橡胶树等)和苗圃林很难被认定为碳汇造林。不管是碳汇造林,还是森林经营,均指人工林。因此,天然林不符合开发条件。目前没有批准的可用灌木营造的方法学,所以灌木林也不可以申请。
(1)可更新计入期:最长为20年,最多更新两次,这样的一种情况下项目最长有60年。
(2)固定计入期:最长为30年,不可更新。计入期的选择并不是越长越好,计入期的选择可根据所选树种的生长特征、土地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的时间长短等共同决定。一般来说,监测期内项目所在地如果没发生火灾、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通常是每隔4-5年进行一次碳汇量的监测和核证。
在计入期内允许以森林管理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间伐或主伐,但主伐后一定要进行更新(植苗、播种或萌蘖更新均可,取决于项目设计)。但是,间伐特别是主伐时间的设计不能与监测和核查时间相近。
从已公示的林业碳汇项目PDD来看,造林项目每亩可产生碳汇量0.3-1.2吨/年左右,南方地区如广东省的碳汇量最高能够达到亩均1.2吨/年,北方地区如河南省在0.3-0.6吨碳汇量/年、亩左右。从树种看,阔叶类树种碳汇量较多,落叶松较少。
想要评估符合标准要求的可开发林地有多少,必须看实际的项目作业设计书(造林作业设计或森林经营方案)的详细的细节内容,然后根据真实的情况评估。
关于林业碳汇,还有更多的知识要求我们去学习。后续我们也会适时更新一些林业碳汇相关的内容。在此为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一本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林业碳汇知识读本》电子书作为福利供大家深入学习。相关下载请扫码领取,感谢您的关注与学习!
免责声明: 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2022年,我们的“碳中和公益”正式启航,“碳中和公益”组委会是深圳市绿典环保促进中心在深圳市团委的全力支持下联合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进“我有一棵中和树”公益项目的决策执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