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25日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23日在世界林木业大会上表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年碳汇量达到12亿吨以上,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世界增绿最多的国家。我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超过9万亿元,形成了木竹加工、森林食品、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4个年产值超万亿元的支柱产业,成为全世界主要林产品的最大贸易、生产和消费国。
增绿就是增优势。绿色是生态的本色,也是发展的底色。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绿色家底”越厚实,发展的质量就越高、后劲就越足。在2023年,全国林业产业的产值已超越了8万亿,利用大自然里面的木头等发展出了全新的经济,开拓出了新的产业,慢慢的变好。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势是很好的,除了木头,花卉,自然风光好的地方还能产生生态旅业,因为现在人都很注意养生,希望离开城市去到一些环境优美又舒服的地方。绿色生态产品也成为了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在很多地方,光是生态旅游林业产业的发展就慢慢的变成了了重要的经济来源。实践生动说明,持续植树增绿,不断的提高绿水青山“颜值”,就能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护林就是护财富。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林草产业是绿色富民产业,森林涵养水源,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是林草产业重要组成,林业碳汇可创造经济效益。可以说,把森林资源保护好了,各种财富就能源源而来。生态环境变好,人们对绿色的需求变高了,就出现了绿色园林产业,开设了大量的绿色园林公司,他们能够租赁绿色植物,种植草坪等,让人们拥有更美好的环境。实践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潜力和后劲。真正把森林保护好,同时积极探索将森林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路径,就能让森林资源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指引下,积极投身到林草产业建设的壮丽事业中去,努力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