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发展产业格局 带出重庆森林好“钱”景

时间: 2024-08-05 11:07:12 |   作者: 绿化养护

内容详情/Details of the content

  “未来,我们要打造从油茶种苗培育到种植加工的全产业链条,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3月21日是国际森林日,在3月20日市林业局举行的“趣森活 享自然”——2024年国际森林日活动上,重庆科特派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被授牌成为全市第三批林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公司CEO王友国激动地说。

  该公司是一家以油茶种植加工为主的林业企业,自2021年成立以来,已先后在我市丰都、酉阳等多个区县建立了生产基地,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

  “森林不仅仅具备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也蕴含着无限的‘钱’景。”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我市已初步形成以特色经济林为支撑,林产品加工、林下经济、森林食品、森林康养等多向发展的林业产业格局。目前,全市发展经济林面积超过1600万亩,林下经济面积超过570万亩,林业及相关这类的产品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5.5%。

  城口县河鱼乡大店村,成片的高山森林中,一株株松树树干上,仿生栽培的曲茎石斛开出紫色的小花。“将林权经营权证抵押给银行后,我们成功拿到20万元贷款,用于规模发展石斛产业。”重庆裕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我市共有森林6804万亩,2005年实施林改确权后,山林林权逐步下放到村民手中。“由于林权分散,导致林业经营规模化程度低,一些地方的山林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市林业局负责人说。

  为此,我市持续放活林地经营权,引导林农以山林资源有偿流转或折资入股,与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林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抱团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共同盘活用好山林资源,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社会得绿,林农得利”。

  “这几年,靠着在茶厂打工,我一年收入就有10万元。”在江津区蔡家镇猫山富硒茶叶种植基地,林农王大富望着满山茶树,喜笑颜开。

  早在20世纪70年代,猫山就建起上万亩茶树,但茶叶种植以小打小闹的家庭作坊为主,经济效益并不高。

  几年前,镇里引入农业研发企业,通过承包、流转等方式,将村集体、个人联户承包的林地整合起来,规模发展茶产业。通过公司化运营,短短几年时间,猫山茶叶就步入快车道,年产值达2亿元。

  以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近年来我市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功能,扶持发展林业合作社、林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促进森林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目前,全市共有市级林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25家,国家级林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1家;全市林地确权率99%以上,集体林权改革为农民带来47亿元收入。

  和煦的春风拂过山头,满山的杉木、竹林沙沙作响——这是梁平竹山镇一年中最美的时节。绵延的明月山脚,星罗棋布的乡村民宿犹如一颗颗镶嵌在翠林间的珍珠。

  “我们依托山上的竹林,搞了这家康养民宿,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艾林民宿经营者艾文胜说,民宿一年收入有20多万元,跟外出打工差不多。

  不卖树卖景观,利用森林的生态优势、景观优势、文化优势,我市积极探索“森林康养+”发展模式,推动森林康养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科普研学、大健康产业等有效结合,开发森林、中医、饮食等疗养产品,在满足市民康养体验需求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目前,我市共发展市级森林康养基地30家,全市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2022年实现增加值359亿元。

  在位于南川金佛山的良瑜国际养生谷森林康养基地,曲径通幽的林间步道成为市民周末休闲玩耍的“打卡”胜地。依托金佛山良好的森林植被生态,基地打造了千亩生态农场、森林运动场所、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康养设施,并开展了绿道骑行、森林徒步、森林瑜伽、自然教育等森林康养项目,使之成为一个适应全龄段、全季节的度假生活区。

  围绕自然教育、运动健身等业态,南川中海黎香湖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了64亩综合运动公园、水上运动基地等,设置了森林浴、森林徒步、森林太极等服务项目,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巫溪“十岭茶山”依托特有的老鹰茶资源,建成老鹰茶非遗传习所、雏鹰乐园、名师工作室,开展茶叶采摘、茶叶制作以及品茶等活动。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到2025年,我市还将发展市级森林康养基地50家,让更多人享受到森林资源带来的乐趣。

  “新增的森林能变现,我们种起树来,更有劲儿了。”初春时节,石柱县国有林场,十几名工人正抢抓大好春光植树造林。

  近年来,石柱县与南岸区签订了实施横向生态补偿提高森林覆盖率协议书,以2.3亿元补偿金额售出了9.2万亩森林面积指标,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

  我市森林覆盖率高达55.06%,如何把GEP(生态产品总值)转化为GDP,让保护环境的地方不吃亏?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以GEP为导向,我们多元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建立起森林覆盖率横向生态补偿、非国有林生态保护补偿等机制,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山上这些树现在值钱了,好生态就是真金白银。”黔江区小南海镇村民谢华兴和记者说,他的林地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不能从事生产经营,去年,区林业部门对这片林地进行生态保护补偿,他领到了500元补偿金。

  近年来,黔江区重点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江河两岸等重点生态区位开展非国有林生态保护补偿,仅去年,黔江区就兑现补偿资金2045.7万元,涉及农户92158户。

  生态补偿政策的完善,进一步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林业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目前,他们已制定了《重庆市林业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导则》,将督促各区域加快完成森林、湿地等ECO价值测量,让森林资源真正能度量、可变现,提高林农参与森林生态保护经营的积极性。

  在重庆市渝中区道门口中医院旁,有一家米粉店,店门口醒目地张贴了一张“免费吃饭”的红色告示,温暖着过往路人。所有有需要的顾客,只要说出“单人套餐”这个“暗号”,店主人就会心领神会,提供一份米粉套餐,不会向顾客收费,也不需要顾客解释原因。…

  人民网重庆3月14日电 (记者冯文彦)重庆市黔江区鹅池镇南溪村是土家族集聚地,是中国传统村落,这里居住着6个村民小组450多户土家族村民。近年来,鹅池镇将南溪号子、传统村落与文农旅相结合,把南溪村打造为民族风情旅游点,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网重庆3月12日电 (陈琦、刘敏)重庆高速集团消息,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1号水轮发电机组目前进入盘车与无水调试阶段,预计今年4月底建成投产发电。 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首页
一键拨号
留言反馈